亲子鉴定

0311-67365188

华科大受理中心

0311-67365166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 NEWS
常见问题 / FAQ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华科大总部受理中心

0311-67365166
(法医临床、法医病理)
0311-89172691
(法医毒物)

亲子鉴定

0311-89172690

常见问题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常见问题

虚拟解剖前沿!PMCT在交通事故死亡案件中的应用

日期:2023-09-07      阅读:169 次      来源:华科大司法鉴定中心


虚拟解剖技术作为传统尸检的重要辅助手段,以其无创性、精确性、高效性等独特优势,在法医学死因鉴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3]。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案件通过尸体解剖检验可明确死因,但实践中因多种原因导致交通事故死亡案件的尸体解剖率并不高,虚拟解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交通事故死亡案件的鉴定提供了一种无创便捷的辅助或者替代手段。本文通过介绍2例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后经死后尸体CT(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确定死因的案例,探讨了虚拟解剖技术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件中的应用价值。




图片

1. 案例

1.1 案例 1
简要案情 某日00时38 分,某女因交通事故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由于本案非刑事案件,且死者为少数民族,家属拒绝进行尸体解剖,因此未对死者进行尸体解剖。
尸表检查 死者左手背侧及左前臂尺侧临近腕关节处见散在条、片状皮肤擦挫伤;右手掌背侧散在点、片状皮肤擦挫伤,右手第 1 指背侧近侧指间关节处见一 2.0 cm 皮肤缝合创,右侧第 2 指背侧掌指关节处见一 1.7 cm 皮肤缝合创;右侧腹部见小片状皮肤擦伤;左侧腹股沟处见点片状皮肤擦伤伴周围皮肤青紫;右侧膝关节处见条、片状皮肤挫伤;左侧腰背部见大片状皮肤黑紫色改变。余未见明显异常。
PMCT检查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 SOMATOM Emotion 16 层螺旋 CT 对尸体进行扫描。扫描方案:管电压 120 kV,管电流 239 mA,矩阵 16 mm ×1.3 mm,层厚 1.3 mm。采用影像分析软件 RadiAnt Dicom Viewer(V4.6.9,Medixant 公司,波兰)对PMCT 数据进行重建分析。检查结果见:双侧大脑及颅骨未见明显异常。右侧肺门以及右肺下叶前段实质内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考虑肺挫伤;右侧第 2肋后段骨折、左侧第 3 肋后段骨折;心包壁层明显增厚,呈稍高密度影并混杂有高密度影,呈“双环征”改变,提示心包腔积血。脾形态不规则,脾实质内密度欠均匀,提示脾破裂;右侧髋臼粉碎性骨折、右侧股骨头骨折伴脱位、右侧耻骨下肢粉碎性骨折(图 1)。
鉴定意见 该女系交通事故致心包填塞死亡。

640.png

图1 案例1 PMCT 主要阳性影像学发现

A. 右侧肺挫伤;B. 右侧第 2 肋后段骨折;C. 左侧第 3 肋后段骨折;D. 心包积血;E. 脾实质内密度欠均匀,考虑脾破裂出血;F. 右侧髋臼粉碎性骨折、右侧股骨头骨折伴脱位。




1.2 案例 2
简要案情 某日,某男因交通事故受伤,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由于本案非刑事案件,且死者同样为少数民族,死者家属强烈反对进行尸体解剖,故未对死者进行尸体解剖。
尸表检查 死者双侧颞顶部头皮肿胀破损伴血迹附着,局部颅骨可扪及台阶感,余体表未见明显异常。
PMCT检查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 SOMATOM Emotion 16 层螺旋 CT 对尸体进行扫描。扫描方案:管电压 120 kV,管电流 339 mA,矩阵 16 mm × 1.3 mm,层厚 5.0 mm。采用影像分析软件与案例1一。检查结果见:双侧顶骨及右侧额骨骨折,周围头皮软组织肿胀,双侧颞骨完全性骨折,右侧颞骨骨折块部分嵌入脑组织,右侧颞部头皮下血肿明显;右侧颞叶脑挫伤出血,相邻脑组织沟回内及第三脑室、小脑幕见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左侧稍移位,脑组织弥漫性肿胀;双侧乳突气房内密度增高(图 2)。
鉴定意见 该男系交通事故致开放性颅脑损伤死亡。

640 (1).png

图2 案例 2 PMCT 主要阳性影像学发现

A. 双侧顶骨及右侧额骨骨折;B. 双侧颞骨骨折伴头皮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C. 右侧颞叶脑挫伤出血,中线结构偏移;D. 双侧乳突气房内密度增高。


图片

2.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需要进行死因鉴定的案件在法医病理学实践中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4]。尸体解剖是法医明确死亡原因的重要手段,然而多数交通事故非刑事案件,同时家属常以文化、宗教、习俗等原因拒绝进行尸体解剖,在当前法医鉴定实践中涉及交通事故死亡的案件多数仅采取尸表检验以及现场痕迹对死因进行鉴定分析。交通事故所致损伤情况非常复杂,有时甚至表现出外轻内重的损伤特点,仅凭尸表检验很容易得出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鉴定意见。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技术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目前虚拟解剖技术正逐渐发展成熟并应用于检案实践 [1-3]。2022年,占梦军等[5]通过对PMCT和尸体解剖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PMCT在全身多发性损伤的案件中应用效果更好,有助于发现更多的阳性结果。涉及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案件,尸体损伤特征符合典型的全身多发性损伤的要求,采用PMCT对尸体进行全身高分辨率薄层扫描能够全方位准确显示体内外损伤,很适合作为道路交通事故死因鉴定的一种补充手段。
案例1中尸表检验发现死者四肢及腹部散在擦挫伤,提示死者生前遭受外部暴力作用,但其体表损伤轻微不足以致人死亡,对于死者死亡原因的确定未能提供更多阳性发现。经PMCT检验发现,死者胸部存在肺挫伤、双侧肋骨骨折、脾形态不规则,脾实质内密度欠均匀以及心脏呈“双环征”等改变。上述 PMCT 检验虽见脾形态不规则,脾实质内密度欠均匀,考虑为脾破裂出血,但其腹腔内未见大量积血等异常高密度影像改变,排除因脾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死亡。2020年,刘晓菲等[6] 通过回顾性分析PMCT图像观察心包内积血的形态学改变发现,能够认定心包填塞为死因的心包积血在尸体CT上的表现呈饱满或不饱满的“双环征”改变。结合本次交通事故的案情以及 PMCT影像学检查发现,该女死亡原因更符合因交通事故致心包填塞死亡。案例2中尸表检验发现死者双侧颞顶部及右侧额部头皮肿胀破损伴血迹附着,其间骨质可触及台阶感,提示其存在颅骨多发骨折,但对于是否存在颅脑损伤以及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难以准确评估。经PMCT检验后发现,死者存在颅骨多发性骨折,部分骨折块嵌入脑组织,右侧颞叶脑挫伤出血,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双侧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移位等,上述PMCT检查提示其颅脑损伤严重,结合交通事故的案情,经综合分析后认为该男死亡原因符合交通事故致开放性颅脑损伤死亡。
有研究显示,PMCT在骨损伤、组织器官损伤出血等方面的检测准确率高达90 %,PMCT很适合用于全身多发性损伤案件的鉴定,尤其是对于一些非常规解剖部位或者隐蔽部位的损伤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5]。本文案例1的右侧髋臼粉碎性骨折,案例2的双侧乳突积血积液等隐匿性损伤均经PMCT检验发现,这些部位的损伤即使通过传统尸体解剖也往往很难发现、容易漏诊。因此,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件的鉴定中,有条件的机构如果能在尸检前应用PMCT对尸体进行检查,将能够大大提高尸检的阳性发现率。

虽然PMCT在道路交通事故相关死亡案件的鉴定中优势较为明显,但在部分案例的使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本文中案例1虽然经PMCT可以确定死者的死亡原因为交通事故致心包填塞死亡,但与传统尸体解剖相比,PMCT在明确本案死者心脏或血管破裂的具体位置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死后尸体血管造影技术(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PMCTA)在心血管病变或损伤检测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准确显示心血管病变或损伤的具体位置,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PMCT在心血管损伤或病变检测方面的不足[7–9]。今后若同时将 PMCTA 技术应用于道路交通事故中涉及心血管病变或损伤的案件,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尸检质量。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81971801);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202006240238);四川大学专职博士后研发基金项目(2023SCU12037)。 

【作者简介】张兴涛,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医临床与法医病理。 

【通信作者】占梦军,男,博士,主要从事法医临床与法医病理学教学、科研和鉴定。 

邓振华,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法医临床与法医影像学教学、科研和鉴定。 




版 权 声 明 : 本站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仅供参考和分享学习。

版权所有河北华科大司法鉴定中心(www.hkdsfjd.com)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编号:冀ICP备20002768号-1SITEMAPXML